中招網訊:《辭海》載:“香魚,日本稱“鲇”。魚綱,香魚科。體側扁,長約20厘米,色青黃,鰓蓋后方具一卵形橙色斑紋。吻端下彎,牙寬,截形,有缺刻。有脂鰭。鱗細小。秋季溯河產卵,卵呈粘性。雌于產卵后大部分死去……
天臺香魚主要產于蒼山東麓的泳溪之中,離東海僅四十余里。香魚于秋季在泳溪深潭中產卵,此后,溪水逐漸寒冷,仔魚游至下游。冬去春來,溪水回暖,小香魚又溯流而上,在泳溪長大,至秋后產卵。這種獨特的習性,正如燕子和大雁一般,饒有趣味。
舊志載:“香魚一月長一寸,至十月止。”一年而盡,故稱“年魚”。全魚長不到一市尺,香而無腥氣,肉質鮮嫩,醇美可口,更因其長有脂鰭,清燉時魚湯上浮有一層魚油,鮮味獨具。物以稀為貴,據說古代曾經作為貢品送給皇帝呢。
早年,靈江也有少數香魚,稱為“雁山五珍”,但近年由于水質污染,不易看見。天臺山泳溪成為僅有產地。這里,水清石潔,草木蓊郁,香魚出沒其間,悠悠然如入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