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2月17日電(記者 閆起磊)春節期間,記者回河北老家發現,農村近幾年出現的“恐婚潮”愈演愈烈。農村適齡男青年普遍擔憂“娶媳婦難”,到了適婚年齡結不了婚。
“高價彩禮”成壓力
河北省館陶縣柴堡鎮東村一陳姓家的二兒子大年初八結婚,家人算了一筆“娶媳婦賬”:相親見面一千一,訂婚下禮一萬一,結婚彩禮八萬八,應女方要求買了輛小汽車4萬多,冰箱、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不算蓋新房、謝媒人的錢,娶媳婦至少要花15萬”。
記者采訪了解,目前,在館陶縣農村,娶媳婦的“總成本”已達30萬元左右。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娶媳婦難”成為鄉親們的主要話題之一。親友們言語間的一個必備環節,便是交換手里的適婚男女資源,如果哪個人有女方資源,往往成為“座上賓”。
“小伙子多,姑娘少”“姑娘越來越金貴”“沒車沒房別提親”……這些村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折射出當前農村“娶媳婦難”的尷尬現實。
記者注意到,“高價彩禮”成為不少適婚男青年家庭的壓力。不少家庭甚至還為“娶媳婦”負了債。越是貧困的地方,彩禮反而越高。
在農村,不少家庭辛辛苦苦一輩子就為兒子攢錢蓋房子娶媳婦,但最近幾年,人們發現,辛辛苦苦攢錢,跟不上水漲船高的“高價彩禮”。
記者的一個堂侄兒慶幸地說,幸虧他早結婚兩年,當時女方要的彩禮是4萬多,而第二年那一帶的彩禮錢就“漲”到了六萬六,因為結婚,堂侄兒家還向親戚借了不少錢。老家人告訴記者,今年,有人家的彩禮已經要到十萬元以上,此外,還得在縣城買樓房當婚房。
“重男輕女”埋下苦根兒從“娶不起”到“娶不上”
“娶媳婦難”帶來的“恐婚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農村職業媒人,而“謝媒禮”也不再只是吃一頓“謝媒宴”,還得要有一筆1000元左右的“中介費”。
一位正在為兒子娶媳婦發愁的鄉鄰告訴記者,誰能給他兒子成功介紹對象,他馬上兌現謝媒金一萬元。
除了發愁花錢多,更擔心“沒媳婦可娶”。農村人不說“性別比例”的概念,但“一個胡同里7個該結婚的男青年都找不到對象”的尷尬現實,折射出“男多女少”之苦。
村民們分析說,出現“娶媳婦難”,一是這些年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高了,消費方面也向城里人看齊,比如電腦、小汽車成了必備品,彩禮也隨之水漲船高,導致“娶不起”;二是幾千年“重男輕女”的觀念在計劃生育政策背景下扭曲變形,形成生男孩的“浪潮”,男多女少。
一位村民對記者感嘆,他們村西半截有近30個適齡男青年在婚姻上還沒有眉目。這位年長的村民感慨,今天“娶媳婦難”的苦根兒,20多年前就種下了,為啥?當時都搶著生男孩。有的人查出來是女嬰甚至去墮胎。
性別比例失調亟待重視
愈演愈烈的“恐婚潮”面前,農村幾千年“重男輕女”的觀念開始動搖,“女兒也是寶”“女孩更金貴”等說法也越來越被村民們提起。
記者在老家農村發現,伴隨著“恐婚潮”而來的,還有離婚率的明顯上升。許多人告訴記者,以前,村里人十分諱言“離婚”一事,而如今,“再婚”“再娶”早已不足為奇,重組家庭也多見起來。
記者采訪了解到,農村出現的“恐婚潮”不只限于一省一地,在河北、河南、山東、貴州等地農村都不同程度出現這一現象。有數據推算稱,按照目前嬰幼兒性別比例,到2020年,中國處于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以上。
專家指出,男女比例失調的趨勢及由此導致的社會問題亟待引起重視。首先,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對扭曲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行為及時糾偏;其次,在上學、就業等方面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切實提高女性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