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保護區面積643平方公里,海拔2000~4760米;開展旅游的面積為55平方公里,游覽區海拔2000~3100米。年均氣溫6~14℃度。因溝內有樹正、荷葉、則查洼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
景區四周群山聳峙,有雪峰數十座,直插云霄,終年白雪皚皚。河谷地帶奇水薈萃,其間有成梯形分布的大小湖泊114個,瀑布群17個,鈣華灘流5處,泉水47眼,湍流11段,以
九寨溝冬無嚴寒,夏季涼爽,四季景色各異:仲春樹綠花艷,盛夏幽湖翠山,金秋盡染山林,隆冬冰塑自然。以翠湖、疊瀑、彩林、雪峰、藍冰、藏情“六絕”著稱于世。九寨溝的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自然分布的原生物種有3553種,有白堊紀末、第三世紀初的孑遺植物獨葉草、星葉草、箭竹等。有脊椎動物313種、鳥類223種,珍稀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羚羊等。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作為九寨溝的保護機構,是阿壩州人民政府直屬的正縣級事業單位,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統一管理。
自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九寨溝管理局緊緊圍繞“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工作方針,積極實施以“開發為保護、保護促開發”的經營管理模式,著力于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優質的生態環境、制定高品位的規劃、建設優質的景區設施和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護、科研、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九寨人的共同努力,九寨溝先后榮獲“全國優秀自然保護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全國保護旅游消費者權益示范單位”、“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首批
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九寨溝的年游客量從開放之初的數千人開始,經過九十年代的迅速攀升,2000年達到82萬人,2001年突破了百萬大關。2000年至2002年,九寨溝接待游客320多萬人次,是前16年接待人數總和的1.07倍;2007年創下了252.18萬人的歷史新記錄。至2008年地震前九寨溝共接待游客1611余萬人,旅游總收入18億多元,上繳利稅近3.3億元,在全國景區中經濟增長年遞增率排名第一。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對交通不便和區域性的旅游業危機,根據國家、省、州出臺的相關災后重建指導文件和規劃,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出《九寨溝旅游恢復與發展規劃(2008—2020年)》,對九寨溝在災后恢復與發展進行了階段性的規劃,明確了短期市場恢復目標和中長期發展方向,力爭在規劃時間內把九寨溝建設成為國際旅游精品區、國際會議中心、國際休閑度假勝地。在地震后,按照“鞏固省內,強化周邊,推動境外”的營銷工作思路,大力推進旅游產業鏈橫縱向聯合,針對重點客源市場開展旅游營銷。積極加強與周邊及省內外知名景區、地區協作配合,互通信息,客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跨地區的旅游聯合。一是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旅游推介會,先后參加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德國等國際旅游展,以及國內的西洽會、阿壩州西北旅游推介會、九寨黃龍西安推介會、大連國內旅游交易會等重要專業旅游展會,做到專業、高效參展。二是堅持舉辦主題鮮明的節慶活動,先后策劃舉辦了2009生態旅游年九寨溝首游式,2010世博旅游年九寨溝首游式,九寨溝第五屆、第六屆民俗風情月,第四屆、第五屆冰瀑節等活動。三是大力開展促銷活動,為援建我州6個重災縣的省市贈送10萬張感恩門票,分別赴援建省開展感恩回饋贈票及宣傳推廣活動;針對組團旅行社實行“量價掛鉤”辦法;“三八”節、“3.15”針對婦女和游客實行“買一獎一”優惠;2008年
目前,九寨溝景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服務項目日益齊全,正在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生態旅游之路。九寨人,讓這顆世界旅游的璀璨明珠, 永放光彩,永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