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金州新區黨工委聘請大連理工大學專家教授組成了一個課題組,對全區人力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制定了《“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2010年,又研究制定了《金州新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使金州新區成為遼寧和東北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新區,成為各類優秀人才向往之地、匯聚之港、成功之所的奮斗目標。”為金州新區在新的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人才強區”戰略顯成效
圍繞大連市“三個中心和一個集聚區”的發展戰略,金州新區黨工委牢牢把握新區成立帶來的新機遇、新優勢,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記者從金州新區了解到,目前,新區人才總量已達16.5萬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3人,列入省級百千工程人才36人,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50人,大連市優秀專家41人。
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對人才流動的影響,金州新區前瞻性地推出了關于引進用好急需高端人才等一系列新舉措,并引進高層次人才86名。為了給引進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金州新區通過開展全區性大規模調研和小型專題調研,在大連市率先提出了引進急需高端人才補貼、享受限價商品房居住權等新舉措,解決了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
去年,又結合建設“開放程度高、核心競爭力強、協調發展快、生態環境優、經濟社會效益好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新區”的總定位、總要求,推出了“區域融合發展”、“產業園區牽動”“人才發展優先”等重大舉措。實行人才工作重大事項報告和通報制度,廣泛發揮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和獨特優勢,統籌推進人才工作。在技術強的崗位設立總工程師、總設計師、總農藝師,實施“名師帶高徒”計劃等人才工作創新舉措,都是各部門、各單位步調一致、協調推進的成果。
人才政策體系頗具“特色”
為了讓“人才”更好的發揮才能,金州新區在工作中一直研究健全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頗具特色。
記者了解到,金州新區研究制定的政策涵蓋了人才隊伍建設各個環節和重要方面。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若干政策規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暫行辦法》等18項制度性文件,涉及人才教育培訓、引進評價、市場配置、激勵保障、中介服務等 40多項人才管理制度。
在研究制定政策的同時,金州新區還加大了對于人才引進的資金投入。在每年財政預算中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優先保證使用,并隨財政收入增長而增長,已累計投入達2600萬元。
“三大”工程讓人才聚金州
采訪中記者發現,金州新區在人才工作上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其中“三大工程”不得不說。
金州新區黨工委在工作中明確了以高層次人才培養使用為核心,實施“3141”工程。即建設100名高素質、復合型區級黨政后備人才隊伍,100名35歲以下優秀黨政后備人才隊伍,100名高學歷專業領導人才隊伍;培養1000名具有市場開拓精神和管理創新能力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1000名高層次專業技術領軍人才隊伍,1000名高技能人才隊伍,1000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打造金州新區人才的第一方陣。五年來,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530人,其中海外歸國創業人才110人;評選出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暨優秀人才、45名在全區具有影響力的“感動金州”人物、15名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民公仆。
第二大工程是以推動自主創新為核心,實施“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工程圍繞金州區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和重大項目,引進100余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每人給予20萬至300萬元啟動資金資助,重大項目資助額度達1500萬元,并在申報立項、跟蹤服務、招工用工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在引進海外高層次研發團隊項目工作中,新區企業立項17項,獲得省、市資助3400萬元,名列全省各區市縣、先導區首位。引進國外高層次專家100多名,預計2-3年結項達產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近70億元。同時,設立了17家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基地,有37個博士后項目結項并實現產業化,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57億元,利潤總額1.52億元。博士后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等科技獎勵21項。
第三大工程則是以推動人才興農為核心,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著眼于新區二元結構的實際,著力提升農村發展向全域城市化推進的水平,現已培養掌握各類技術的農村實用人才8000多人,鄉村干部600多人,農技人員1300多人。深入開展百名城區人才進鄉村活動,全面開展城區對農村的支教、支醫、支農行動。擴大科技特派員選派范圍,已從高校、科研院所選派60人擔任鄉鎮科技顧問,有效解決了農村智力缺乏的瓶頸問題。
科學的規劃和實施讓金州新區黨工委在人才工作上嘗到了“甜頭”。如今,他們正向著“遼寧和東北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新區,成為各類優秀人才向往之地、匯聚之港、成功之所”的目標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