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糧安天下。”關于穩定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9月14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6776號建議的答復,表示現階段不宜實行生豬保護價收購。將價格交給市場的同時,農業農村部表示,將繼續加大對生豬規模化養殖的扶持力度,防止豬肉市場“急轉彎”“翻燒餅”。
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具體回復中,現階段不宜實行生豬保護價收購,主要考慮生豬價格早已放開,市場放活對生豬產業發展發揮了根本性推動作用,政府不宜再進行保護價格的干預。同時,各地生豬生產成本差異較大,質量標準統一難度大,收購價格和補貼標準很難掌握。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9月3日-10日,豬肉價格為20.64元/公斤,去年同期為48.28元/公斤,同比下降57.2%。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也引發了關于生豬保護價收購的討論。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保護價即價格固定,這種情況下,對于整個行業的生產者來說,劣幣和良幣都是同等待遇,沒有競爭力,也意味著失去了活力。發揮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優勢,就是把有限的資源交給生產效率更高的生產者,讓自由競爭推動產業技術創新,讓先進生產力推動行業進步。
“如果此時政府對生豬產業進行價格保護干預,可能會導致養殖戶一哄而上、生豬產能繼續過剩,使養殖戶蒙受損失,引起農業生產資源浪費。”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博士姜照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現階段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和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其他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副產品價格已全面放開,國家僅對稻谷、小麥等重要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
“這跟行業地位有關。糧食是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而豬肉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并不是解決生存問題的,所以國家會對重要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保障人民口糧安全。” 對此,馮永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
面對市場競爭和供需調節,做好風險防范才能穩住長期經營。馮永輝介紹,標準化規模養豬場首先在生產上要防范頭等威脅——豬瘟疫情;其次是留意市場風險;另外,還需關注現貨市場。姜照則建議,政府應做好“未雨綢繆”,加強事前事中管理,合理調控生豬存欄量,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監測,建設生豬生產交易信息平臺,加強生豬養殖者教育。
此外,農業農村部在答復中也透露了加大對生豬規模化養殖扶持的下一步計劃。對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區實際建立相應層級的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穩定規模豬場存量。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地方穩定并落實財政、金融、用地、環保等長效性扶持政策,防止“急轉彎”“翻燒餅”,讓規模養殖場(戶)有穩定的政策預期。此外,開展養殖技術指導培訓,幫助規模養豬場(戶)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促進節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