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版圖面積4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位,人口74.1萬,居贛州市第三位,其中縣城人口15萬,現轄12鄉12鎮。寧都建縣歷史悠久。寧都縣建縣始于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曾用陽都、寧都、虔化、博生等縣名,元清時期兩度升為直隸州,1934年10月為國民黨專署駐地,解放初曾設寧都專區,1952年并入贛州專區。寧都是著名的紅色故土。蘇區時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戰斗足跡。寧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和主戰場。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26路軍1.7萬余人在趙博生、董振堂的率領下,舉行了震撼中外的“寧都起義”,誕生了紅五軍團。1932年10月,中央蘇區中央局在東山壩小源召開了全體會議,史稱“寧都會議”。
寧都是早期的客家搖籃。大量的譜牒研究和田野調查證實,中原漢人唐宋時期南遷進入現在的客區,最早定居在寧都一帶,站穩腳跟養足實力后,逐漸向閩西,然后向粵東推進。寧化客家公祠所列一百多個客家姓氏中,有好幾十個是自寧都遷入的,如賴氏、廖氏、邱氏等。現在全縣客家姓氏130多個,客家人口占總人口的98%。孫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孫讠利于唐朝末年被封為東平候,定居寧都。
寧都素有“文鄉詩國”之美譽。“詩國”之稱始于宋代,明清之際,寧都文化達到巔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現,以及清初“三山學派”之首易堂學館的創立,寧都又添“文鄉”之譽。自宋至清,中榜狀元2人,探花1人,進士123人,舉人431人,居贛南之首。寧都教育底蘊深厚,民間崇學重教之風盛行,寧都中學曾連續10年高考上線人數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寧都中學廖海珍同學高考一舉奪魁,成為我市、我縣恢復高考以后首位全省文科狀元。
寧都是資源大縣。寧都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1%,活立木蓄積量784.8萬立方米,為國家首批100個生態示范縣之一。野生植物、野生動物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寧都還有迷人的旅游資源,最著名的自然風光數翠微峰風景區,該景區集儒、佛、道和革命歷史于一體,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被道家列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觀中,有唐東平候孫中山先祖孫讠利 墓、建于西晉的青蓮古剎、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水口塔等,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等一批革命歷史文物。
寧都是農業大縣和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寧都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贛南糧倉”之稱,年產糧食30萬噸以上,2004年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大縣。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49.34億元,財政總收入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8元,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現有貧困人口2.73萬。全縣新產業發展迅速,農業產業化經營深入推進,形成了優質稻、臍橙、黃雞、加工型紅薯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和蘑菇、席草、蠶桑、茶葉、白蓮五個區域特色產業。目前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紅薯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席草、蘑菇生產加工基地。今年1-6月份,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44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一產增長7.8%、二產增長16.2%、三產增長15.1%。實現財政收入12541萬元,同比增長18.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51.7元,同比增長8.6%。全縣各級組織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不斷發展新產業,調整調優經濟結構,實施工農聯動、城鄉互動戰略,轉變觀念,理清思路,力促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強勁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