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 虎丘劍池
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后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歷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巖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干,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志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后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巖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昆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劍池水干,于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后來又戽干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只八仙桌大小,低于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筑成用作蓄水的。由于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向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并立,而無回旋余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著,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于虎丘本山的火成巖,表面平整。由于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根據形制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豎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里,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里,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夸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筑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后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吳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后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 1955年疏浚劍池。戽干水后,于池北最狹處發現一丈多長的隧道。盡頭豎有石板,形似墓門。為恐影響上方云巖寺塔的安全,未深入發掘,隨即封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