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崇鳳,“鳳”是楚國的圖騰,是荊州標志,荊州歷來就將筑巢引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人才優先戰略。特別是近年來,位于長江黃金水道湖北段之腰的荊州迎來了省委、省政府實施“壯腰工程”的重大發展機遇,荊州借此契機創新工作方式,不斷增強聚集人才的“磁力”。 校地聯姻引來鳳凰群集 “您好,我是清華大學的一名博士生,想咨詢一下來荊州參加社會實踐的具體事宜……”5月下旬,江漢石油管理局第四機械廠人力資源部接到來自清華大學校園的一通電話。 這是荊州市與全國知名高校開展戰略合作的成果之一。去年以來,荊州多次與省內外知名高校洽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市委、市政府先后與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清華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交流培養、大學生實習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根據協議,清華大學建立研究生社會實踐荊州基地,每年6至7月將根據申報的社會實踐項目,組織部分博士研究生開展社會實踐,幫助解決技術難題。近兩年,先后有54名清華大學博士到荊州參加社會實踐,取得了一批技術成果。還組織開展“十校聯百企”活動,舉辦“高校服務湖北,推動‘壯腰工程’荊州校企對接會”,省內60多所高校與荊州市100多家企業進行對接,搭建高校、企業合作平臺。近兩年先后與張啟發、鄧子新、朱英國、葉聲華、陳煥春等院士合作建立5家院士工作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荊州把“引才”與“引智”相結合,通過加大與中、省知名高校戰略合作力度,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招賢納士唱響人才大戲 在能特公司新建的廠房內,生產線上機器轟鳴。工人或是通過計算機操控生產設備,或是仔細觀察設備是否運行正常,一派忙碌景象。 誰能想到,三年前這家高新企業瀕臨破產。是什么原因讓企業實現蛻變呢? 剛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蔡東偉博士當時正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當時我們幾個合伙人只懂得搞技術,不懂得管理,多虧市委牽線搭橋,實現高位嫁接,企業才重獲新生。”蔡東偉說。那時,市委組織部主動服務,召開協調會幫助解決困難,市委市政府一次性給予蔡東偉博士創業項目配套扶持資金500萬元。能特公司的經濟效益呈幾何級增長,2011年稅收1000萬元,2012年4000萬元,預計2013年稅收過6000萬元。 無獨有偶。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通過半導體用石英玻璃認證的企業,湖北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公司通過市委人才辦、市外僑局牽線,與世界“石英坩堝之父”岸武男、“中國石英玻璃之父”蔡承悌等頂尖科學家合作,組成了國際一流的研發團隊,為公司取得國家專利17項,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項,并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荊州先后出臺了《關于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的實施意見》、《荊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扶持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了金鳳人才計劃、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培養工程、“雙百”企業家培育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引進、培養工程。凡帶項目和資金到荊州市創業的,一次性給予30萬元到300萬元項目啟動資金,同時還提供貸款擔保貼息、創業投資風險補償和稅收優惠。引進人才承擔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或企業自主創新科研課題,政府根據企業投資情況,按不超過50%比例給予資助。 “沒想到我的專利技術現在還可以參與到企業的紅利分配。”畢業于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王欣博士高興地說,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可以拿到50萬元的年薪,并作為項目負責人專門負責新產品的研發。 近年來,荊州探索人才以“管理資本”、“知識資本”等參與成果分配,逐漸形成以實績為導向的薪酬待遇辦法,激勵企業用才,留住人才。荊州在免費提供人才公寓和給予租金補貼之外,還規定在該市工作滿3年,并首次在市里購買自住商品房的,一次性給予10至20萬元安家補助,另外對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每月再給予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 服務先行拴心留人 “市委、市政府關心我們專家的身體健康,專門辦理了醫療就診卡,我們來看病就不用排隊掛號了,有專人服務方便多了。”專家人才聯誼會的一位專家在市中心醫院就診時切身感受了一次特殊的服務。 近年來,荊州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理念,變“管人才”為“服務人才”,率先在全省成立專家人才聯誼會,集聚全市各行業頂尖人才101名,提升服務專家人才的水平。該市為會員人才開辟就醫“綠色通道”,免費辦理健康醫療卡,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健康體檢;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專家開展專題講座,豐富專家人才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建立短息平臺及時發布人才工作及專家人才最新動態,每逢節日都會送出一條親切的短信問候。 為充分發揮專家人才的“智囊團”作用,市委人才辦每年組織專家人才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座談,面對面交流。會員們通過這一高效、便捷的平臺,尋求合作機遇。湖北白云邊酒業與拍馬紙業就是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達成合作意向,拍馬紙業成為白云邊包裝項目的最大供應商。 了解到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著眾多外圍矛盾問題,市委人才辦從全市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培養對象及改非干部中,首次選派68名人才助理到企業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企業人才安心抓好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