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市古為云夢澤一角,歷經江水復合沖積和湖水緩慢沉積而逐漸形成。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
公元前5世紀前后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后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臺、竟陵等邑居,其地屬于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占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并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后在章華臺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于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
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后,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于齊時也由長壽(今鐘祥境內)遷至竟陵;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內),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于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于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后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于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
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
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后改稱襄陽道)。
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于省。
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后還屬)。
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于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于拖船埠、楊李家臺、熊口等地;
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于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后還治。 本縣屬水網湖區,民國時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之外,還苦于水患。由于距中心城市較遠,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聚和回旋,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義革命時期成為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后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于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于熊口,隸屬于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