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劃
3年內成為全國老大
7月29日上午,夏邑縣打火機主產地會亭鎮政府會議室,100多位打火機企業老總齊聚一堂,談笑風生,盡管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企業合并”。
按會亭鎮政府的設想,“擬將現有的175家打火機企業壓縮到40家左右,遠期是20~30家”,而這些企業的當家人也紛紛表示了合作的意愿。
合并在即,有些企業不免消失,他們怎么還會談笑風生呢?會亭鎮黨委書記郝峰說,這是因為夏邑縣的打火機產業顯出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個空間的賜予者是中國五金制品協會,7月24日, 該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蒞臨夏邑,授予夏邑“中國打火機生產基地”的稱號,為全國唯一。
“這次授牌對夏邑縣而言,有著里程碑的意義,既標志著夏邑打火機產業的興盛,也意味著再上臺階的開始,也就是占更大的市場掙更多的錢。企業減少,做大做強,這已是發展趨勢,也是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郝峰說。
一個讓當地人津津樂道的細節是,授牌當天,在拍照結束后,縣委書記許家林又情不自禁地把牌匾在頭頂舉了舉,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據介紹,目前夏邑縣已劃定了一個以會亭鎮工業區為中心、總占地1平方公里的打火機產業基地,計劃用3年時間,在基地內新建和集中30家以上的打火機及相關企業。
“建成后年產銷一次性打火機將占有85%以上的國內市場和20%以上的國際市場,達到國內市場占有率、出口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許家林說。
■ 溯源
15年打拼 躋身全國三大主產區之一
目前,夏邑年產銷一次性打火機50億只,國內市場占有率30%,國內農村市場占有率過60%,為全國三大打火機主產地之一,全國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機基地。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展軌跡,郝峰說,“夏邑的打火機產業源自一個偶然”。
1993年,夏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家家上項目、人人有活干”的創業口號,時任會亭鎮中心校(后取消)校長的畢明德以勤工儉學的形式從廣東購進材料,開始組裝一次性打火機。不試不知道,這個“又簡單又能掙錢”的小作坊一經出現,便轟動全鎮。
“也就運營了幾個月吧,會亭鎮黨委、政府就認定這個產業適合在當地大力發展,便出資組織當地‘經濟能人’到廣東考察學習,隨后成立了3個打火機集團公司。”夏邑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守良說。
雪球越滾越大,到2002年初,會亭鎮家庭院戶式的打火機組裝廠發展到了1892家,并輻射到了周邊鄉鎮,呈現全縣開花的勢頭。
到2007年,夏邑縣全縣實現產銷打火機50億只,其中出口18億只,實現產值30億元。
■ 轉型
企業少了效益好了
夏邑縣的打火機產業越做越大,但相應企業越來越少,“2002年單是會亭鎮就有1892家,現在全縣才219家”。
“少”是產業升級的結果。2002年左右,產業膨脹之下,夏邑打火機市場出現各跑各的道、各進各的料、各賣各的價的局面。無序競爭十分嚴重,單個打火機的純利潤由每只一毛多錢,甚至降到6厘錢。
基于此,夏邑規劃了6個打火機小區,3年內免收租金免交稅費,鼓勵廠家合并進入小區,不進小區的關閉。硬手腕產生了良好效果,到2005年底,全縣所有打火機企業全部進入小區,其中會亭鎮的打火機廠由1892家減少到了175家。
企業少了,帶來的是更多的產量和更好的業績。據介紹,目前夏邑縣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打火機廠有126家,年產值過億元的有5家,其中有2家還獲得了自營出口權。
那么,經過產業升級,現在一個一次性打火機的純利潤是多少呢?
夏邑縣淮海新九打火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韓素英說“4分錢”。不要小看這4分錢,這意味著夏邑縣單是產銷打火機,一年就能實現純利潤2億元。
■ 策略
不和江浙打火機直面競爭
早在夏邑之前,溫州和寧波已開始生產打火機,并控制著全國的打火機原料。2001年11月24日,溫州已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稱號。
“這是有區別的。”韓素英說,“江浙主要生產金屬打火機,走高檔路線,大部分是出口,而夏邑縣主要生產塑料打火機,也就是一次性打火機,大部分是內銷。”
就此,郝峰說,生產一次性打火機是夏邑縣打火機產業的主方向,“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今后只會鞏固這個優勢,而避免和江浙直面競爭。”
而在廠家們看來,郝峰的說法“太客氣了”。一次性打火機的市場非常大,夏邑縣也有和江浙一樣的企業,全力瞄準了國外市場,韓素英說,“2008年起,我們所產的一次性打火機大部分就是出口的,以后會慢慢做到全部出口”。
目前,能夠制約夏邑縣一次性打火機產業發展的只有原料一項,但現在夏邑縣方面正積極和韓國等有關方面洽談,爭取成為塑膠的主要進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