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人群值得關注 制圖 任萍
退休前移居國外的人群:有相當部分的人出境后沒有注銷戶口,繼續保留身份證,到國外后改變自身身份且定居。到了退休年齡,上述人群利用現有退休機制和社保機制存在的不規范,在原工作單位申請并補繳滿15年社保后,就能生活在國外并在國內領取養老金。
建議:上述人群在國外定居后不能補繳國內社保,也不可以補辦退休手續。但自己繳納的個人部分可以全部領取,單位和國家的那部分將由國家統籌,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或幫助更需要的人。
退休后去國外定居或長期在國外居住的人群
建議:對于領取養老金的人士,凡是離境6個月以上的,從第7個月開始,停止發放養老金。回國后,可攜帶護照等相關有效證件及文件,到有關退休金管理部門申請恢復退休金領取。恢復退休金的領取日期應自申請日期起,不補發。
這兩天,多部委與多套養老方案設計者們召開的養老改革閉門會議引發強烈關注。如何讓退休后的生活老有所依?記者昨日獲悉,未參保人員補繳城保將設“門檻”。市人社局在答復市政協港澳委員葉溫金燕時透露,以后除按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形外,凡要求補繳城保的,均需一次性補繳不低于15年的社會保險費。這將有效避免少數人利用較低基數、較短年限補繳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問題。
建議盡快彌補制度漏洞
一邊是養老金缺口日漸增加,一邊是移居國外多年仍在國內領取養老金。市政協港澳委員、香港環球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葉溫金燕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要盡快彌補制度漏洞。建議對上述人群參照國外模式,一旦離境半年,即停發養老金。
去年中國社科院在北京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報告顯示2011年14個省份的養老金收入抵支缺口已經升至767億元。市政協港澳委員葉溫金燕說:“我做過調研,不少周圍的年輕人都在擔心,老了后能否拿到養老金?事實上,目前的養老金制度確有漏洞。”
超齡補繳養老保險費被叫停
市人社局在答復中明確,已研究考慮委員建議并調整了相關政策。
1993年起,本市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的統賬結合養老保險制度。由此,改變了過去一旦離開單位就無法領取養老金的狀況。但改革以后,確實出現離境人員補繳社會保險,用錢買保障的情況。
具體來說,規定以后除按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形外,凡要求補繳城保的,均需一次性補繳不低于15年的社會保險費,補繳基數按不低于補繳時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補繳比例按養老30%、醫療14%確定。避免了少數人利用較低基數、較短年限補繳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問題。
本市已自2012年7月起,停止受理本市超齡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
柔性申領養老金屈指可數
該局在答復市政協委員胡蘇云、廖瑛等時亦透露,將研究擴大延遲申領養老金范圍的可行性。
2010年本市開始探索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的可行性,并在企業先行試行。不過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由于該制度只涉及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以及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技能人員和企業需要的其他人員。前提是要在企業工作需要,當本人有意愿后提出申請,必須與企業協商一致后,才可以延遲申領基本養老金。由于限定太多,該辦法實行以來,真正辦理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屈指可數。
市人社局表示,此后又會同市教委、市衛生局等相關部門研究事業單位試行專業人才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的可行性。從調研情況來看,由于事業單位管理涉及到國家許多政策法規規定,同時也受機構編制、財政及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由此,各單位對推進此項工作意見不一。
對于委員建議將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從企業擴大到所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建議,該局透露,下一步擬會同各有關部門繼續深化研究擴大此項工作實施范圍的可行性,同時也將積極向國家主管部門反映,力求由國家研究試行具體辦法,從而推動本市相關工作的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