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24日首次發表公開演講。他出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時表示,中國新一輪的財稅改革會取得更為長足的進展。
“中國財政的狀況總體健康,盡管改革和政策調整任務非常艱巨,我仍舊相信,我們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之上。方向是明確的,也有一定的經驗和理論的準備,新一輪的財稅改革會取得更為長足的進展。”樓繼偉說。
樓繼偉曾任財政副部長長達9年,在執掌中國唯一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6年后,他重回財政部,擔任部長一職。
樓繼偉在開場白中直言,“在中投公司做董事長期間,我的講話比較直率,現在官方身份,我試圖做一點調整”。這讓在場嘉賓會心一笑。
他隨后就“包容性增長中的財稅改革”這一主題發表了演講并表示,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途徑,大家有不同理解,關鍵是市場和政府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實現途徑的方式如果不解決的話,就很難談到如何進行財稅方面的改革。”
樓繼偉認為,實現包容性增長,有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途徑。
第一種,關注發展成果的再分配,特別是要發揮政府的作用,國家提取更大比例的財政收入,通過大規模的再分配關注結果的公平。但這種途徑壓縮了市場的作用,靠國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的奮斗,人民幸福感并不見得很高,且經濟增長率可能比較低,很難持續。
第二種,國家適當地提取財政收入,實施適當的再分配政策,主要是創造公平的發展機會,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這種途徑就業充分,人民的幸福感強,經濟增長率高,是可持續的。
第三種,則是通過國家大力擴大開支,進行比較大規模的再分配,但提取的財政收入比較少,財政長期赤字,個人付出較少的努力享受更多的福利,從而國際收支赤字也會越來越大。樓繼偉認為,“天上沒有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樣一種方式最后要靠通貨膨脹來平衡,結果低收入人群和地區會更為困難,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第一和第三是不歸之路”,樓繼偉警告說。
他表示,第二種途徑是實現包容式增長的正確道路,但也是“艱巨的改革之路”。尊重和保護市場機制,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是可持續的。“中國正在力爭擺脫滑向第一、第三的可能,力爭走第二條路。”
樓繼偉同時表示,目前很多民生政策制度是不完善的,往往沒有約束,“應該幫助窮人,而不應該幫助懶人。”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原則做好民生工作,政府不能只要碰到民生問題都要去做,否則,財政不可持續,承諾過多而收入不夠,中國會走向中等收入陷阱的不歸之路。
樓繼偉表示,財稅改革是一項重要內容,需要加強調查研究,理清改革思路,提出發展建議。改革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過去30多年來,中國堅持市場取向,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改革,在此過程中,財稅體制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進行了多次重大的變革,與各方面的改革相配合,推動了經濟、社會的根本性變革,國家的財政實力也不斷地壯大。
樓繼偉在演講之后,還回答了與會嘉賓的提問。當被問及中國政府是否考慮征收“碳稅”時,樓繼偉表示,中國能源的價格確實偏低,這使得能源浪費的動力比較大、或者說節能動力不足,征收碳稅,實際是在干預價格,但這種干預是一個提供正能量的干預,“我們會認真考慮的”。(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