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乘車穿行在重慶武陵山區,不少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青山如黛,碧水蜿蜒,發展工業,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形成嚴峻挑戰?山勢綿延,地塊零碎,發展工業,哪里有合適的“舞臺”?
在地處武陵山區的渝東南7區縣,干部和群眾卻告訴記者:這個片區要整體脫貧致富,發展工業是必由之路!
作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工業在武陵山區扶貧開發中,承擔著重要使命。鑒于這一片區特殊的地理與生態條件,重慶武陵山區7區縣該走一條什么樣的工業化道路?
答案是:走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綠色工業之路”。
遭遇三大瓶頸
7區縣在發展工業上絞盡腦汁,但工業化進程依然慢如蝸行。交通、能源、思想觀念,成為制約其工業發展的三大“瓶頸”
重慶武陵山區7區縣,發展方略各有側重。有趣的是,包括片區經濟實力最強的黔江、地質條件并不如意的彭水、以吃“旅游飯”而聞名的武隆在內,7個區縣都默契地提出了“工業強縣”口號。
為了實現“工業強縣”,各地使出渾身解數。酉陽曾舉全縣之力,組成專業招商小分隊赴全國引項目;豐都由3名縣級領導帶隊,在華東、華南和西南成立了6個對外經濟合作聯絡處招商引資;彭水、武隆、石柱,為把交通最便捷的地塊整治成工業園區,“踏平”山頭、“挪開”河道……
盡管與歷史比較,7區縣的工業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與全市、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有不小差距。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人口、面積分別占全市13.5%、27.6%的這7個區縣,地區生產總值約占全市的6.5%,全部工業增加值僅占全市的4%。
工業不給力,區域發展更乏力。2010年,這一片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3.8%和59.1%,與2001年的37.3%和62.7%相比,差距進一步拉大。
是什么拖了7區縣工業發展的“后腿”?
答案是:既有“硬件”的欠缺,也有“軟件”的不足。
交通與能源,是兩大硬件“瓶頸”。
重慶武陵山區的7區縣,是我市能源、礦產、動植物資源富集區,吸引著企業的目光。但企業入駐時,必須要考慮綜合成本——交通、能源成本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目前,渝湘高速、渝懷鐵路的通車,打通了渝東南與重慶主城的交通大動脈,卻只解決了通暢的問題,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從主城到秀山的渝湘高速路,總里程中的60%是橋梁、隧道,轎車過路費達200多元;貨車每噸公里的物流成本為3元,比重慶主城高出六成。
能源,則是工業發展的另一塊“心病”。
秀山縣委書記代小紅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年多以前,一家多晶硅企業相中了秀山,但企業需要大量用電,秀山承諾確保企業有充足電力供應。可“戀愛”半年、就快“牽手”時,對方卻表示要去云南保山“落戶”:保山拿出兩座水電站為該企業供電,每度電價格僅為0.28元,比秀山低了近兩毛錢。
除了價格,其能源的保障能力也較弱。記者在酉陽采訪時住宿了3個晚上,其中就有兩晚因下雨導致縣城大面積停電。
思想觀念,則成為重慶武陵山區工業發展難邁的坎。
“等靠要”的思想,還在部分干部身上時常見到。記者在某縣采訪時,一位干部抱怨招商引資太累,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市里:“市里引進了那么多的大型項目,如果‘安’一個到我們縣里就安逸了!”
缺乏科學的發展觀念,項目往往沉沙折戟。幾年前,酉陽曾引入某大型林漿紙項目,項目需要栽種大面積的速生楊作為紙漿原料。當時,酉陽人認為原料基地不是問題:該縣滿山遍野都可以栽樹!事實上,速生楊需要大肥大水,而酉陽瘠薄的坡地不適合它們生存。一個看似“錢途無限”的大項目,最終夭折。
處理好三個關系
其特殊的地貌與生態,決定了傳統的工業道路行不通,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發展中,還必須處理好“富民”與“興縣”、“工業”與“農業”、“工業化”與“城鎮化”這三個關系
直轄前,重慶武陵山區的工業幾乎是一張白紙。
直轄后,市里扶持各區縣建特色工業園,這里的工業才正式“破冰”。
經過幾年的發展,這一地區的工業有了長足進步,但也突出地表現出以水電、采掘業等資源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征。這類工業在區域工業產出構成中所占比重,遠超全市、全國平均水平。
市社科院企業研究所所長王秀模表示,這種結構特征是重慶武陵山區資源稟賦的必然要求,但也使得這一片區存在著對資源過度依賴的缺陷。起步較晚的重慶武陵山區工業,要發揮“后發優勢”,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么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實現工業化仍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同時提出了符合國情要求、體現時代特征的工業化道路,即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專家認為,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
首先,是要處理好“富民”與“興縣”的關系。
7區縣中,大部分的區縣工業支柱產業都是“礦業”或“能源”。而區縣發展這兩類產業的積極性也相當高。某縣為了利用石灰石資源建水泥廠,接連招商十幾年。這種招商的熱情,既有喚醒“沉睡資源”的良好愿望,也源于這類產業見效快、稅收可觀的“優點”。
但目前這類產業的“缺點”也同樣明顯:經濟前向和后向關聯較弱,產業帶動不明顯,同時吸納就業人口有限——這也是困擾武陵山片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問題之一。
專家認為,在全球資源稀缺性加劇、我國對資源需求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礦業能源產業仍應是渝東南重視的產業內容。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產業發展質量應成為這類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穩定提升礦產資源加工業同時,更重要的是,在產業選擇上,各地應側重選擇與一、三產業銜接更緊密的工業項目,構建起區域經濟增長的產業鏈條。
這方面,黔江區工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較為成功。近年來,該區以豐富的農業資源為基礎,積極引入雨潤、潤爾朵朵等食品加工企業,形成一、二、三產業聯動。目前以雨潤為核心,全區建起年屠宰量達200萬頭的屠宰場1家、肉制品加工廠1個,生豬原種場1個、二級擴繁場30個,發展年出欄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9400余個,相當于可帶動3萬名以上農民增收。
其次,是要關注用現代工業手段提升傳統農業的問題。
重慶武陵山區的農業產值,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5%左右,其中有相當比例是傳統農業。用現代工業中的高科技手段改造傳統農業,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題中應有之義。
紅薯是酉陽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數百年來,它只是當地群眾的口糧和飼料,并不值錢。佰億實業看準酉陽及周邊地區紅薯種植面積大的優勢,入駐酉陽泔溪工業園區,以每公斤0.5至0.6元的價格收購紅薯。按畝產3000公斤計算,農民每畝有1500至1800元的收入。佰億用紅薯中的淀粉,制成手提袋、文件夾、快餐盒,可自然降解,成為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目前,佰億每年600噸的產能,需要10萬畝以上的基地,可帶動兩三萬戶農家增收。隨著“限塑令”的進一步推廣,企業還將不斷擴大基地面積。
最后,是要處理好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
2010年,重慶武陵山區的城鎮化率只有31.1%,遠低于當年全市53.02%的水平。“工業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人口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又進一步促成工業的發展與提升。”重慶大學研究區域經濟的向鵬成副教授說,“目前重慶武陵山區的城鎮化率還較低,不利于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這需要政府在區域發展中,要關注工業與城鎮化的‘同步’前進。”
在一些鄉鎮,已開始出現人口聚集引來企業垂青的現象。酉陽縣官清鄉是個農業鄉,離縣城半個多小時車程。從前年開始,結合高山移民、新農村建設,鄉里引導一些住在海拔800米以上、交通不便的散居農戶搬下山居住。現已有幾十戶村民直接到鄉場鎮建房,引來浙江一老板“踩點”,準備在這里搞“小商品加工一條街”,發動留守婦女做“計件”。有一部分原來曾為下山找不到活路做而擔憂的村民,見此情形,也準備下山居住。
發展還需揚長避短
要發展工業、迅速提升自身實力,還須揚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勞動力資源所“長”,避單打獨斗乏力、產業低水平同構之“短”
面對對手,要以長擊短;自我發展,則要揚長避短。
重慶武陵山區之“長”,在于有豐富的農業和礦產資源。
7區縣,總面積達2.27萬平方公里,海拔最低處僅200米,最高處近2000米。廣闊的幅員面積、立體的氣候條件,成為動植物的樂園。目前,這里已初步形成了以草食牲畜、煙草、綠色蔬菜、中藥材為主的特色山地農業,也為農副產品加工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在此基礎上,各區縣可重點謀劃發展油茶、茶葉、煙葉、畜禽產品加工等;依托豐富的人工林、次生林等森林資源及資源再生能力,建設完善林漿紙一體化生產加工基地;根據現有的酉陽青蒿素、秀山金銀花、石柱黃連等區域優勢藥材資源,發展醫藥化工產業;利用現代生物提取技術,建設中藥飲片和醫藥中間體提取生產線,積極推進新藥研制開發和醫藥保健品綜合開發。
在礦產資源利用方面,依托武陵山區的資源優勢,各區縣謀劃適度發展錳、鐵等地方礦產資源,延長產業鏈條;利用硅錳等礦產資源發展鎂錳硅產業鏈,打造國內重要的工業硅材料生產基地,引導發展電子用、建筑用、陶瓷用、化工用等高附加值硅加工產品。
重慶武陵山區之“長”,還“長”在有充裕的勞動力資源。
7區縣,總人口450萬人,是我市勞動力資源較為富集的區域,為承接沿海和我市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提供了可能。
近年來,武隆、豐都積極承接主城筆電配套、汽摩產業轉移;酉陽、秀山則主動要求與主城、長沙等地的產業進行“對接”;除沿海加工企業外,黔江、彭水、石柱還將主城列入招商引資的重點區域。
目前,7區縣在建的重點工業項目有:黔江150萬件汽車摩托車輪轂生產線、新型電子元件生產線,黔江、酉陽、石柱山區農用及礦山機械生產項目,秀山上千萬臺的手機產業基地、1億只節能燈生產線、高檔服裝生產加工基地……
揚“長”同時,還需避“短”。
重慶武陵山區之“短”,“短”在發展中單打獨斗,不易成氣候。
在7區縣走了一圈后,許多人會發出感嘆:這里大多數的區縣,要找個發展工業的“地盤”太不容易了。在尋找地形與交通的最佳結合點后,彭水將工業園區設在了離縣城20多公里的保家鎮。為了拓出工業園區,縣里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整治郁江河道,筑堤填土成平壩。而石柱也存在相似情形。
“如果彭水、石柱能與地理條件較好的黔江、秀山等地合作,借鑒庫區區縣與主城合作的‘飛地’工業園模式,財稅按比例分成,可能效果更好。”向鵬成說。
在產業巨頭入駐時,單憑區縣一己之力,也很難完成從原料到精深加工的整個產業鏈。豐都引入的差異化纖維項目,是將植物纖維作為紡織原料進行加工。為便于運輸,企業落戶在了長江邊上的豐都,但該縣的山林資源遠不能滿足其建設原料基地的需要。根據規劃,除豐都外,周邊的武隆、石柱等地將建總面積為150萬至200萬畝的松林、竹林,滿足企業需求。
重慶武陵山區之“短”,還“短”在發展中,易在低水平上出現同構。
秀山、武隆,100萬噸;黔江,250萬噸;彭水、酉陽,300萬噸;石柱,600萬噸;豐都,1000萬噸——近3年來,7區縣都利用境內的石灰石資源,陸續建成水泥廠,規模一個比一個大。
長期研究工業企業的王秀模認為,從經濟的內生增長來看,專業化導致的規模報酬遞增,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如果生產的專業化程度過低,往往易導致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因此,7區縣的產業定位應當在區域范圍內協同考慮,工業布局時不一定要“大而全”、“小而全”,而要根據比較優勢在培育主導產業上下功夫,引導相關產業和企業在本地集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工業增長極。
未來屬于“綠色崛起”
重慶武陵山區是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實現工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綠色崛起”,既是眼前所需,也是為子孫后代著想
“工業會破壞生態環境!”在不贊同重慶武陵山區發展工業的理由中,這是喊得最響、獲得支持最多的一條。
這一擔心是有依據的。
重慶武陵山區的生態承載能力有限:山地多,平地少,山地丘陵面積占80%左右,開發難度大、成本高;耕地多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地貧瘠,耕作難度較大;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石漠化現象突出,水土流失面積和石漠化面積分別占50.0%和18.8%;自然災害頻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重的環境制約。
現實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工業,已有區縣交了“學費”。
秀山地處中國“錳業金三角”,粗放型的開采,導致河流污染、稻田絕收。老板們賺錢走人,留下的卻是當地居民生活環境的惡化。秀山曾算過一筆賬:要將目前縣內的污染治理到中等水平,所需費用大大超過前幾年從錳礦中所獲的稅收總和。
專家認為,這種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片面重視資源的經濟價值,忽略了環境的生態價值,導致了生態功能的缺失。作為中國腹心地帶的生態脆弱區,環境的破壞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從現存的生態環境和子孫未來的角度綜合考量,這樣的“學費”不該交、也不能交。
工業與生態,是絕對的勢不兩立嗎?有的區縣開始探索,尋找工業與生態的最大“公約數”。
從去年開始,在武隆落戶的企業,都會收到兩棵大樹作為“見面禮”。隱喻是:請在發展中,注意保護生態。
現代工業的標志,不一定是煙囪林立、污水四溢。在武隆白馬工業園,落戶的全是機械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無煙工業”;已投產的企業中,大部分將污水處理后循環使用,無需外排。
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目前,工業園區已有四聯集團、江蘇罡陽股份、安徽鼎泰等知名企業入駐。今年一季度,武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60.3%,位居全市首位。
這,是一種自發的“綠色崛起”。過去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武隆,工業起步比其他區縣更晚,盡量避免交“生態學費”;坐擁世界自然遺產,也使得該縣不得不抬高企業進入的“生態門檻”。
而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重慶武陵山區區縣自發加入到這種“綠色崛起”隊伍中來。
“錦水紆縈繞翠峰,一灣一折碧溶溶。”元代詩人眼中的重慶武陵山區,如今大體上還保持著當年的姿采。
武陵山區不能“變”!工業的發展,不能破壞它的秀麗容顏。